官方紧急预警!冒充 “中国三农” 诈骗新套路曝光,已有万人被骗 7000 万

频道:今日头条 日期: 浏览:

9 月 17 日,农业农村部深夜发布紧急风险提示,直指近期出现的冒用 “中国三农” 名义实施诈骗的违法犯罪行为。这份加急发布的警示背后,是不法分子伪造部委文件、仿刻公章,通过虚假 APP 骗取农民血汗钱的严峻现实。就在三个月前,安徽芜湖一起类似的涉农诈骗案中,1.27 亿元投资款无法兑付,7283 万元农民血汗钱打了水漂。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之际,涉农诈骗已形成专业化、链条化的新型犯罪模式,每个农民都需提高警惕。

官方紧急预警!冒充 “中国三农” 诈骗新套路曝光,已有万人被骗 7000 万

官方紧急预警!冒充 “中国三农” 诈骗新套路曝光,已有万人被骗 7000 万

一、“中国三农 APP” 诈骗全链条拆解

这类诈骗的核心套路堪称 “政策包装 + 金融传销” 的完美结合。不法分子首先伪造农业农村部红头文件,仿刻公章制作 “合作授权书”,再通过短视频平台和线下宣讲会造势,将非法集资包装成 “国家乡村振兴重点项目”。四川自贡的受害者曾回忆,骗子声称 “投资 1 万元,三年变 5 万,还能享受别墅使用权”,这种明显偏离市场规律的承诺,却因披上 “三农” 外衣让不少人深信不疑。

诈骗分子特别擅长利用农民对政策的信任。他们开发的 “中国三农 APP” 设置了复杂的返利机制:用户需缴纳费用成为会员,通过 “认养农作物”“共享农场” 等虚拟场景获取所谓 “收益”,而发展下线能获得投资额 20% 的提成。安徽芜湖的酵素养殖 APP 案中,骗子甚至承诺 9% 的月利率,通过 “代为销售” 的幌子掩盖非法集资本质,最终导致上万投资者血本无归。农业农村部明确声明:从未参与任何此类投资收益类活动,相关 APP 与部委无任何关联。

二、涉农诈骗四大变种需警惕

除了 “中国三农” APP,近期还出现多种涉农诈骗变种。在四川 “人人树” 共享农业骗局中,骗子宣称 “认购果树一年收益 3 倍”,要求参与者每天发朋友圈集赞提现,本质上是传销拉人头模式。当 APP 无法提现时,客服以 “系统升级” 搪塞,最终公司失联跑路。

“订单农业” 成为新的重灾区。不法分子选择食用菌、中药材等小众品种,通过直播吹嘘 “投入少、利润高”,承诺高于市场价数倍的回购价格。他们会租用场地伪造规模假象,高价捆绑销售 “三无” 农资,甚至传授错误种植技术导致减产,再将责任推给农民。彭州颐好合作社则打着 “冷链物流项目” 旗号,承诺月息 5.25% 的高额回报,利用农民对 “乡村振兴政策红利” 的向往实施诈骗。

更隐蔽的 “云养经济” 骗局通过伪造养殖视频、虚构智慧农业场景,将普通种养包装成 “低风险高收益” 的投资项目。四川 “庞博集团” 开发的 “禾元农场” APP,以 “认养黑猪” 为名,要求投资者最少投入 5000 元,通过虚假的 “猪肉返利” 模式发展 5 万会员,涉案金额超 4 亿元。

三、官方防骗指南请收好

针对这些新型诈骗,农业农村部提出 “三不原则”:不相信任何面向群众的农业投资活动,不向陌生账户缴纳 “项目保证金”,不轻易下载非官方渠道的涉农 APP。三部门联合提示强调,农业产业周期长、利润率有限,凡宣称 “一本万利” 的项目,陷阱概率远大于馅饼。

农民朋友可通过 “三查” 核实项目真伪:查企业资质,通过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等官方渠道验证;查市场行情,了解农产品真实价格波动;查技术可行性,向当地农技推广机构咨询。遇到可疑情况,可拨打 12316 农业服务热线或 110 报警,也可通过农业农村部官网举报通道反映问题。

这些骗局不仅损害农民利益,更破坏乡村振兴的良好生态。当您收到 “国家三农项目” 邀请、看到 “高额农业回报” 承诺时,请务必保持清醒。记住:政府部门不会通过 APP 募资,正规农业项目不会承诺固定高收益,熟人介绍的 “好项目” 更要多方核实。转发这篇文章给家乡亲友,共同筑起涉农诈骗的防火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