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子弟兵”到“湖南好人”:褪下军装不褪为民初心

频道:今日头条 日期: 浏览:

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沁贤 实习生 涂慧琦 许悦 综合报道

在岁月的浩瀚长卷中,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曾身披戎装,用热血与忠诚捍卫山河。当军徽的光芒融入人间烟火,他们的军人担当化作凡人善举,“好人”的底色诠释“退伍不褪色”的赤子之心——他们是保家卫国的“子弟兵”,也是温暖湖湘热土的“身边好人”。

2025年诚实守信“中国好人”王军:忠魂为伴 四代接力续写承诺

“每年春节和清明,先祭红军烈士,再拜自家祖先。”这是退役军人王军从小刻在心里的家训。

从“子弟兵”到“湖南好人”:褪下军装不褪为民初心

“爷爷说这是红军墓,当年如果没有红军战士舍身救他,可能就没有现在的王家了。”王军说道。1935年,红军途经此地遭到轰炸,一名战士为保护12岁的爷爷王康元牺牲,王家从此立下“世代守墓”的家训。每逢周末,他总会带着儿女上山:除草、添土、修补墓碑裂痕、为碑文描红,年复一年。从曾祖父修坟立碑起,到祖父、父亲,再到王军,四代人已坚守红军墓89载。

从“子弟兵”到“湖南好人”:褪下军装不褪为民初心

如今,红军墓成了党性教育基地,王军常为参观者讲述那段历史。他自费购买鲜花供人拜祭,整理史料、收集红色故事,让“红军救百姓、百姓护忠魂”的佳话传遍乡邻。“守墓不仅是为了报恩,更是为了让红色基因永不褪色。”这份执着,让王军荣获“中国好人”“湖南好人”等荣誉,也让红军墓成为湖湘大地传承革命精神的坐标。

2024年敬业奉献“中国好人”万木峰:28年深山护林 用忠诚守护绿水青山

从“子弟兵”到“湖南好人”:褪下军装不褪为民初心

自1997年退伍转业成为古丈县高望界林场护林员,万木峰已扎根深山28年。他在不通电、不通公路的班点坚守,靠双脚丈量几十里山路,巡山护林磨破了无数双解放鞋。

他对盗伐、盗猎的行为零容忍,在护林生涯中,拦截非法木材运输、直面持刀盗贼,即便因公身负重伤、四肢装钢板,但不到半年就执意返岗。28年间,他执法近200起林木偷盗案,创造林区多年无火警奇迹,为国家挽回上百万元经济损失。

他以军人的本色,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出一曲不平凡的赞歌,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“中国好人”、湖南省劳动模范、“湖南好人”等荣誉。当有人问及他是否想过换个岗位时,他说:“我只想换换班点,能够随时欣赏这10万多亩的林海风光,但从未想过离开这片大山。”他用坚定信念和无限热情守护着这一片绿水青山。

2024年助人为乐“湖南好人”刘欲求:退伍不褪色 宣讲红色故事四十载

八旬老兵刘欲求退休后化身“红色宣讲员”,始终奔走在传承红色基因的路上,他深入街道、社区、学校等地义务宣讲英烈故事近300场。

从“子弟兵”到“湖南好人”:褪下军装不褪为民初心

从军营到地方,他自筹资金开展国防教育课堂,培训了五千余名学生;退休后加入宣讲团,以深情讲述感染听众,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。他的坚守,是对英烈的告慰,更是对时代的责任。

这位曾获“湖南好人”、湖南省“最美退役军人”、湖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的老人,用数十年的奉献证明,红色传承不分年龄,只要心中有信念,就能让英烈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,让更多人汲取前行的力量。

“我要始终用一颗红心去传承信仰、传播精神。”刘欲求希望让更多的人收获信念和力量。他坚定地说,只要身体允许,就会一直坚持下去。

2024年见义勇为“湖南好人”唐克明:碧水映丹心 两度相救映照军人本色

2024年7月17日傍晚,唐克明做饭时,突然听到“救命”声,他冲出门,只见一辆红色轿车扎进山塘,还在下沉。唐克明抓起锤子跳入水中,连砸四五下破窗,最终将人救上岸。

没人想到,这是他第二次救下这名女子。25年前,上小学的徐灿贪玩落水,正是他纵身跃入水中托起她,为不让孩子挨骂,他从未提及,直到这次获救,徐灿才知这份深埋的善意。如今,两家人常来往,情谊深厚。

从“子弟兵”到“湖南好人”:褪下军装不褪为民初心

退伍四十余年,唐克明始终“在岗”:村里缺老师,他主动任教八年,兼顾多科,关爱困难学生;洪水抢险冲在前,疫情防控主动值守,邻里纠纷热心调解,被称为“热心肠”。

勇敢是一种本能,更是刻入骨髓的军人本色。唐克明获评“湖南好人”,面对赞誉,他总说:“每一名军人,看到群众危难之时,都会这样做的。”看着村里池塘安了防护、路灯亮了,唐克明笑着道:“晚上行人、车子在这路过都很安全,我也安心了。”

2023年孝老爱亲“湖南好人”鄢跃斌:铁骨柔情 父爱撑起生命希望

从“子弟兵”到“湖南好人”:褪下军装不褪为民初心

1997年入伍的鄢跃斌在消防支队服役12年,曾在火场中摘下空气呼吸器救群众,自己却因吸入毒气晕倒;汶川地震时,他驰援震区,在余震中抢救生命。2010年他转业回乡,却在次年两岁半的儿子确诊肾病综合征,妻子离家,他独自踏上长达14年的救子之路。

为凑医疗费,他住几十元的地下室,背着高烧的孩子冒雪赶路,从死神手中抢回生命。在医院陪护时,他带着执法书籍,边照顾孩子边学习业务,把工作案卷翻得卷边。春节期间,孩子病情复发,他在医院仍惦记“扫黄打非”工作,提醒同事上报材料,切实做到了工作、治病“两不误”。

从“子弟兵”到“湖南好人”:褪下军装不褪为民初心

军装虽褪,担当不改;火场英雄,亦为舐犊慈父。2023年,鄢跃斌获评孝老爱亲类“湖南好人”。如今,孩子的治疗仍在继续,鄢跃斌的笔记本里记着每一笔善款、每一次病情变化,带着一颗感恩的心,誓将孩子抚养成人,这份父爱与担当,正是“退役不褪色”的最好注脚。

从军营到湖湘大地,他们始终是人民的英雄。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守护国家,用爱心和行动温暖家乡。在这个八一建军节,让我们向他们致敬,感恩他们的付出,铭记他们的奉献,让这份温暖的力量永远延续。

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839248290244508727&wfr=spider&for=pc

编辑:萧培审编:益申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