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艾小知识

频道:今日头条 日期: 浏览:

艾滋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,虽无法完全治愈艾滋病,但可通过多种有效措施预防感染,如知识普及、行为干预等。日常也需做好防护,防止疾病传播。

防艾小知识

1、知识普及:

了解艾滋病传播途径,知晓日常接触不会感染,可消除大众恐惧与误解。掌握正确防艾知识,如正确使用安全套、避免不必要注射等,人们能主动采取防护措施,有效降低感染几率,为防艾奠定坚实基础。

2、行为干预:

保持健康性行为,避免多性伴、不安全性行为。吸毒者杜绝共用针具。对高风险人群进行行为干预,可阻断病毒传播,显著减少新感染病例,对控制艾滋病蔓延起关键作用。

3、检测推广:

广泛推广艾滋病检测利于早发现、早治疗,定期检测可及时知晓感染状况,感染者尽早接受规范治疗,能控制病情、降低传染性。鼓励有高危行为者主动检测,扩大检测覆盖面,是防艾工作重要环节。

4、母婴阻断:

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主因,母婴阻断极为必要。感染艾滋病的孕妇接受规范母婴阻断治疗,可大幅降低胎儿或婴儿感染风险。通过孕期抗病毒治疗、安全分娩及婴儿干预等措施,能避免新生儿受病毒侵害。

5、社会支持:

消除对艾滋病患者歧视,为其提供医疗、心理支持。营造包容环境,鼓励患者积极治疗、回归社会。各方携手,形成合力,才能有效遏制艾滋病传播。

预防艾滋病,需个人增强防护意识,保持健康生活方式,避免高危行为。医疗机构应加大检测、治疗力度,普及防艾知识。社会各界要消除歧视,给予患者关爱。每个人都行动起来,从自身做起,共同构筑防艾坚固防线,才能有效预防艾滋病。

如何确定是否患艾滋病

医学检测:

最可靠方式是医学检测,常用的有抗体检测,在感染后3周左右可检测出,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可筛查抗体。还有抗原抗体联合检测,窗口期更短,约2周能发现。核酸检测能直接检测病毒,准确性高,但成本也较高,可辅助确诊。

症状观察:

艾滋病急性期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、咽痛、盗汗、呕吐、腹泻、皮疹等症状。不过这些症状无特异性,不能仅凭症状确诊。艾滋病期则会出现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,如肺孢子菌肺炎、卡波西肉瘤等,出现此类严重病症时需高度怀疑艾滋病,应及时就医检测。

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,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

https://m.youlai.cn/pjingbian/article/D8A1ECMFOFY.html

编辑:萧培审编:益申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