尤传化组织召开游集镇文艺创作交流研讨会。灵璧县委宣传部供图
尤传化身兼数职,既是宿州市灵璧县游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办公室的副主任,又兼任游圩村红白理事会常务会长,还是一位积极的移风易俗工作志愿者。在推动移风易俗、树立文明乡风的道路上,他以独特的方式,默默耕耘,发挥着重要作用,先后获得“安徽好人”“宿州好人”等荣誉。
凭特长助宣传
为扎实推进“推动移风易俗、树立文明乡风”工作,2018年,在游集镇扶贫办和村两委的支持鼓励下,尤传化被推选为游圩村红白理事会常务会长。面对众多乡亲,如何有效开展工作成为摆在他面前的难题。经过深思熟虑,他决定发挥自己编写“段子”的特长,从政策宣传入手,以此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。
他敏锐地察觉到自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、覆盖面广的优势,进而想到采用群众喜闻乐见、通俗易懂且朗朗上口的快板书、大鼓书、扬琴书等表演形式。这种方式既能在娱乐中教育群众,又能将党的政策传递到千家万户,从而达到宣传群众、教化百姓的目的。
说干就干,尤传化开始深入学习文件、查阅资料,力求吃透政策。随后,他精心编写了第一篇大鼓书《移风易俗好处多》。在这部作品中,他将农村大操大办、铺张浪费、高价彩礼的危害,以及喜事新办、丧事简办、厚养薄葬的益处,还有《村规民约》、红白理事会的作用等相关内容,都阐述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这种浅显易懂、形象生动的宣传方式,让群众在了解政策的同时,也积极配合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。随后,尤传化不仅邀请演员进村入户,在红白喜事现场演唱这些作品,还将其打印成传单广泛散发,并且在网络和报刊上发表,使更多群众了解并支持移风易俗工作,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。紧接着,他又陆续编写了《移风易俗树新风》等三十多篇快板书、大鼓书。
截至目前,尤传化已在全县20个乡镇开发区及游集镇16个行政村,开展移风易俗宣讲80多场,在农村红白喜事中即兴宣讲300多场次,还定期举办移风易俗讲座,受教群众达一万多人次。
此外,作为政协委员,尤传化在移风易俗工作中充分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。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,他及时向省、市、县政协反映,提交了《应尽快出台遏制高价彩礼的法律标准》《乡村振兴应加强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》《农村文化场所不能“重建轻管”》《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应发挥乡贤的作用》《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加重农民负担》《加强农村青少年道德法治教育刻不容缓》等20多篇社情民意和提案,这些都得到了上级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与批示。
借身份推工作
尤传化在游集镇是小有名气的“老执”(红白事总管),对当地风俗了如指掌。早在2011年,他就当选为安徽省民俗学会理事。因其主持风格风趣幽默、办事果断利落,深受四方村民的喜爱与信任,十里八村的红白喜事都会请他操办主持。
借此特殊身份,尤传化在村民举办红白喜事时,积极开展移风易俗、反对大操大办的宣传教育和劝导活动。去年七月,村里一位老人过世,其儿子是电工,在镇里人缘颇好。他找到尤传化,希望能风风光光为母亲送终,预计办酒席五十多桌,仅请厨师就要八九人。尤传化深知要说服他简办、少办,压力不小。于是,趁其族亲不在,尤传化把他叫到房间,问道:“局长比你职务大吗?比你人情多吗?比你实力强吗?”这一连串的发问,让电工有些支支吾吾。尤传化紧接着说:“去年局长回家葬他父亲,找到我说,上面有规定,不能大操大办,我是干部更要带头,不然影响不好,我只办十桌酒席,不吹喇叭、不搭灵棚,不祭奠,不收礼。局长简办丧事,特别是不收礼,在我们村里反响很大,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称赞。”
说到这里,见电工低头不语,尤传化继续说道:“如果你也学局长这样,给我们村做个榜样,我一定把你的故事编成大鼓书,不但在咱村演唱还要在全镇宣传推广。如果简办,我一定给你办得俭朴庄重,明天上午举行个告别仪式,我不但主持并且给你父亲写篇祭文。”经过尤传化一番苦口婆心的劝导,电工最终答应做个榜样,一切按他说的办,并让尤传化帮忙解释,争取亲戚朋友的理解。
近几年来,尤传化免费为村民操办丧事、主持婚礼 300 多场。他走到哪里,移风易俗工作就宣传到哪里、推进到哪里。如今,在尤传化的努力下,游集镇厚养薄葬、丧事简办、喜事新办的文明乡风已悄然兴起。(黄申)
http://ah.people.com.cn/n2/2025/0729/c374164-41306509.html
编辑:萧培审编:益申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