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是“八五普法”规划全面实施的关键之年。济宁高新区检察院持续立足检察职能,全面落实“谁执法谁普法”的新时代法治建设要求,开创“八五普法”专栏。通过“案情介绍+检察官说法”的模式,精选典型案例深度剖析、以案释法。诚邀您持续关注,在鲜活案例中收获法治知识,提升法律意识,让法治力量真正成为护航美好生活的坚实盾甲,共同绘就全民尊法、学法、守法、用法的时代画卷。
把证书挂靠在公司,不用上班就能轻松赚钱,殊不知这令人心动的“兼职”其实是诈骗分子蓄谋已久的陷阱!近日,上海市金山区检察院就办理了这样一起诈骗案。
案情回顾
令人心动的“兼职”
“我们是证书中介公司,可以帮助办理证书或者介绍挂靠证书兼职。”2023年8月,王先生接到某劳务公司电话,称只要把证书挂靠在用证单位,不用上班就可以轻松赚取兼职费用,这让他不禁动了心。
在进一步接触后,对方提出需要王先生承担挂靠操作费,而为了能顺利拿下兼职,王先生便转了账。
“用证单位项目升级了,还要有其他证书才能挂靠,不过我们可以代办。”没过多久,对方又向王先生提出了额外办理纳税师证、项目监理师证等新要求。为了不让之前付的钱款付诸东流,王先生只能再次向对方转账代办证书。
钱款陆陆续续付了出去,可劳务公司和用证单位始终没有操作签约挂靠。为了确认情况,王先生前往用证单位实地询问,却发现该公司负责人对挂证的事情并不知情,甚至和自己对接的所谓公司工作人员也是虚构的。
意识到自己落入了诈骗陷阱,2024年6月,幡然醒悟的王先生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“天降馅饼”背后的陷阱
事实上,打电话给王先生的根本不是劳务公司,也并不存在所谓的用证单位,一切都是李某团伙设下的骗局……
2022年,李某注册了一家电子商贸公司,然而公司并没有从事电子商贸业务,而是提供“证书挂靠中介”服务。
李某及其团伙往往会以介绍出租建筑类证书、特种作业证书等专业技能证书为噱头,并承诺高额酬劳,从而吸引受害人。一旦受害人答应挂靠证书,他们就会再以证书不足、证书到期、缴纳派遣费、风险保证金等为由让受害人缴费。
>可实际上,李某等人介绍的用证单位虽然是真实存在的公司,但这些公司与李某并没有联系,还有的用证单位则是李某找人注册的“皮包公司”。
2024年8月,公安机关经侦查后将李某等人抓获。经查,2022年至2024年期间,李某等人注册多家公司伪装成中介公司或用证公司,向被害人虚假承诺办理相关证件即可获得高额挂靠费,并编造各种理由诱骗被害人缴费,共骗取多名被害人500余万元。
2025年3月,上海市金山区检察院依法以诈骗罪对李某等人提起公诉。